镇江市克氏针使用方法
发布时间:2025-02-23 01:02:17
镇江市克氏针使用方法
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,具体涉及一种金属骨针。背景技术由于现代建筑业、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,自然灾害和灾难性事故的频发,使骨折的发生率逐年俱增。据统计,在所有骨折部位中,腕骨、尺桡骨、胫腓骨和桡骨远端骨折很为多见,此外,髋部骨折(股骨颈骨折和粗隆间骨折)也较为常见于老年人。随着各类新手术理论和固定技术的改进,临床上用于骨折内固定的产品也逐年增多。然而,采用金属骨针治疗骨折内固定仍是基本的治疗方式。金属骨针一般应用于骨折的牵引、复位以及内固定。目前市场上使用较多的金属骨针为光杆的三棱刃骨针

镇江市克氏针使用方法
>>克氏针的阻挡作用:石墨法:对于伸肌腱止点撕脱骨折型的锤状指,利用克氏针的阻挡作用,可以将末节基底背侧的骨折块复位并卡压固定。改良版石墨法:改良的石墨法,利用的是克氏针的弹性原理巧妙地将远位指间关节背伸,这样操作更利于骨折的愈合。>>克氏针的悬吊固定作用:对于近节指基底粉碎压缩性骨折,利用U型克氏针的悬吊固定作用,可以比较好的维持骨折的高度。>>克氏针牵引技术:对于踝关节内翻患者,采用克氏针单侧牵引,可以纠正内翻。

镇江市克氏针使用方法
克氏针在骨科的临床用途:总的来说,克氏针在骨科的临床用途可归为两类:做为内植物使用和做为工具使用。一、做为内植物使用:目前应用多的当属儿童骨折的治疗。由于儿童骨骺的特殊性,克氏针具有对骨骺生长影响小、操作方便、可经皮置入等优点。克氏针在张力带系统的使用中也必不可少,如髌骨骨折、尺骨鹰嘴骨折等。随着关节的活动不断对骨折断端加压以促进骨折愈合,做到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的有效结合。此外,虽然微型钢板已经普及,但是克氏针在掌指骨骨折的治疗中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。

镇江市克氏针使用方法
骨针是人类早期的缝纫工具。俄罗斯考古学家在知名的丹尼索瓦洞穴中,发现一枚有5万年历史的骨制针,是目前世上古老的针。在我国,骨针广泛使用于旧石器晚期,即山顶洞人时期开始普遍使用。骨针的发现表明山顶洞人的钻孔技术已相当熟练,虽然用于装饰品,但却为以后新石器时代磨制工具的出现打下了基础,它的发现在染织史上也同样具有重大意义。钻孔技术也好,用于装饰品也罢,那都是骨针在考古学上的意义,但骨针的意义在于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大进步。

镇江市克氏针使用方法
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一种骨折,因为肱骨髁上的解剖结构造成的。前面是冠状窝,后面是鹰嘴窝,前后两个窝之间的骨皮质很薄,所以是容易骨折的地方。骨折以后常用的方式是闭合复位,克氏针内固定,不用切开,大概骨折以后一个月左右骨折就愈合了,这时候就该拔除克氏针。克氏针都是留在皮外,2.0mm克氏针留在皮外,直接拔就可以,跟输液拔针一样,消完毒以后直接拔。有时候徒手拔,有时候可以用止血钳夹着克氏针旋转的拔出来,几秒钟就可以拔出来,不用切开手术,也不用麻醉,并且也不疼。拔完克氏针以后碘伏消毒,再用无菌的伤口敷料贴再盖上两、三天。